为何要测量表面平整度?
在制造领域,许多零部件都对表面平整度有着严格的公差要求。这是因为平整度直接决定了技术部件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对各类应用场景都至关重要。
作为关键的表面参数,平整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以密封结构为例,法兰和阀座密封面的平整度,直接关系到密封效果,决定了系统是否会出现泄漏问题。在精密光学领域,光学抛光工艺被广泛应用,玻璃基板、光学反射镜、分光镜等元件的平整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和精度。
不仅如此,在电子行业,印刷电路板(PCB)的平整度同样不容忽视。确保 PCB 平整度在规定公差范围内,才能保证在焊接等装配环节,各部件间实现稳定的电气连接,避免虚焊、短路等问题。而对于存在相对运动的部件表面,平整度会直接影响部件的噪声水平,进而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表面平整度的控制,对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功能性,以及降低噪声水平,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保障产品品质不可或缺的一环 。
关于平整度和形貌评估的可行性研究!
现场或在线测试样品平整度

ISO 平整度标准及其计算方式
在计量学领域,几何平整度通常被定义为囊括所有测量点的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差。然而,不同 ISO 标准在平行平面的计算方法上存在差异。因此,在比较不同测量系统和技术所得的表面平整度测量结果时,遵循特定 ISO 标准,是确保结果可比、可靠的关键。
ISO 1101 标准明确规定,在覆盖全部测量点的情况下,需使两个平行平面的间距达到最小。而 ISO 12781 标准对平整度的定义更为宽泛,它将平整度界定为两个平面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这一距离的大小,取决于前期执行的形状去除操作。
无论依据哪一项 ISO 标准进行测量,有效去除数据集中的异常值都不可或缺。这是因为个别异常数据,可能严重干扰测量结果,导致结果偏离真实值。
使用光学测量表面平整度的优势
平整度测量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借助接触式轮廓仪开展接触式测量,二是采用光学手段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坐标测量机(CMM)这类接触式测量系统,凭借其强大功能,在大型零部件平整度测量领域应用广泛。当需要对多种尺寸、几何特征或位置公差进行精准表征时,坐标测量机也是常用设备。
不过,坐标测量机采用逐点测量模式,检测效率较低,测量过程往往耗时较长。为缩短测量时长,操作人员通常会加大测量点间距。但这种操作会遗漏零部件的局部形状偏差,难以全面、精准地反映产品实际状况。